海马素有“南方人参”之美誉,是名贵的药用海水鱼类。作为一种由雄性生育后代的鱼类,它的“与众不同”给太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走进北方**试养海马成功的苗种繁育基地——威海银泽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海马育种车间,一个又一个蓝色的水池映入眼帘。在紧挨着入口的水池中,有许多黑色的“细线”正随着水流在池中缓慢地旋转。当工作人员把提前准备好的饵料丢进水池中时,这些细密的“黑线”突然散开并潜入水底,没多久开始慢慢地在饵料周边汇集。
工作人员介绍,这一团团黑黑的“细线”就是基地正在培育的膨腹海马种苗。别看现在膨腹海马个头不大,但成年干品海马的价格却不低,市场价格每只可达8元以上,每公斤价格在10000元左右。目前,威海银泽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马存养量达到了300余万尾。
民间素有“北方人参,南方海马”一说。马头状的头,长长的吻,小小的背鳍和弯弯的尾巴……海马,作为一种奇特而珍贵的近陆浅海小型鱼类,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最适宜生长于南方水域。
随着威海银泽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泽库镇海域养殖海马成功,结束了江北无海马的历史。一路走来,威海银泽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付出了10多年的心血。
2016年,威海银泽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率先获得了海马工厂化养殖的成功,繁育出30多万尾海马。但刚出生的小海马大批量死亡,存活数量寥寥,让他们陷入了困境。
经过数月的研究,技术人员发现刚出生的小海马的嘴只有针尖大,没有适口的饵料是导致海马大量死亡的原因。于是,公司组织人员迅速改进饵料,慢慢地,小海马的成活率逐渐提高。难题虽然得到了解决,但是海马养殖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依靠企业当时的技术能力,海马养殖要想长远发展是很困难的。
威海银泽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慈小静表示,政府科技部门、海洋部门助力企业在技术和人才方面下足了力气,帮助公司积极与院所高校对接,成功引进了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张东老师。目前,公司已经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鲁东大学等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科研合作,签订战略协议,共同组建科技研发团队,开展膨腹海马苗种繁育与产业化推广等方面的研究合作。
近年来,威海银泽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解决了幼海马开口、海马疾病防控等技术难题,搭建起海马生命周期繁育养殖技术体系,先后取得了1项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并拥有“威银”“威银马”两项文字商标专用权及一项图形商标专用权。
威海银泽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始终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公司除了扩大海马品类外,还致力于海马养殖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助推海马人工养殖有序发展。目前,已经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许可证》两个在海马人工养殖方面重要的证件,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同时,公司还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山东省水产种业领军企业等多项极具含金量的资质。
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海马的药用价值日渐提升,这给了银泽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多的发展底气和更广的发展空间。仅去年,公司的海马干品销售市值达2000多万元。
接下来,银泽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进一步提升海马苗种繁育、健康养殖及病害防控技术,制定海马养殖技术规范、产品质量控制标准,建立产品可追溯体系,推进海马养殖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可持续发展。
威海银泽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俞兰良表示,目前,公司养殖车间15个,养殖水体为30000立方米,计划今年继续扩建50000立方米水体的养殖车间并养殖海马800万尾以上。同时,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的教授团队已经开展了海马深加工方面的研究,今年将继续引进海马深加工方面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进一步完善和延伸海马产业链条,为人类大健康和海洋蓝色药库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文登发布
|